2023年12月1日
我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下山了
我居然在高山巅峰收集到了雨水做早饭
头天晚上睡觉前,下着小雨,栗子看看天幕说,把我们的帐篷搬到天幕下吧,如果下大雨,我们的帐篷更不怕淋了。我懒着不想动,栗子是个大行动派,喊了阿盛、大渔大家来帮忙,七手八脚把帐篷平移到了天幕下。
钻进帐篷前,我们把锅具、口粮等收好,怕有小动物偷吃。把背包和鞋子都拖到帐篷边上,不会淋雨的地方。
我换上干燥松软的衣服,睡前喝清水,不再喝姜糖膏水,拉上睡袋美美睡了一觉。
被天幕上的雨声吵醒时,还是半夜。我惊喜地坐起身,把栗子也吵醒了。她问我干嘛,我说昨晚的水全吃完了,我起来接点雨水,正好明天做早饭用。不然男生还得下山取水,太累了。
![]()
石松我拉开帐篷,探头往外看,寻找可以接水的锅碗缸子类的容器。睡一觉有了精神,我才有力气看看外面的风景。
我们位于狗子脑山峰最高处一小块平台上,说是平台,其实这里也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。石头大部分圆滚滚的,在熹微的夜光中,呈现模糊的柔和线条。密密的成串的雨帘,欢快地从灰蒙蒙的天空垂下来,在地上聚成几条小溪,流向斜坡下方。
我对黑夜忽然有了新的认识,黑夜的黑,有着不同的容纳度。这里的黑中有山影雨帘。
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,晚饭后不同家庭的孩子呼朋引伴,相约到宽阔的街道上做游戏。有房子和树的地方是黑暗的,但平地上有月光照着,亮度能看到身边伙伴的五官和表情。那个黑有天空的皎洁和地表的暗黑。
![]()
我们在家乡阜阳颍州西湖观落日、蝉蜕和萤火虫,看着太阳慢慢西沉、落下,水鸟在空中飞翔,鱼儿不时在水面跳跃,发出清脆的击水声,夜色如天地之衣缓缓合上,湖影、塔影、人影一片模糊。那个黑是流动的乐曲。
心里浮出这些场景,让我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里。这让我还有另一个感触:回首往事,漫长时光只有那几个最动人的瞬间。人生,就是一场又一场体验。所以我们要努力摆脱头脑层面的焦虑,全身心投入生活和大自然,投入与人的一次次心灵碰撞,勇敢地享受生命的酸甜苦辣。这才不只是活着,而是活好。
我把能找出来的容器全放在天幕边缘,接住一部分从天幕上流下的水。雨滴跳跃、冲撞、安静,聚在锅里缸子里越来越多,我舒心地又睡去了。
把美好心情做进了早饭
再次醒来,已经早上六点多。睡足觉,每个细胞都喝足营养,我神清气爽,爬出帐篷准备给队友做早饭。前一天我被他们剖肝沥胆地舍命帮助,今天终于有了回报的机会。
雨停了,空气湿润舒适。虽然温度依然很低,但在户外只要穿得够暖和,并不觉得冷。狗子脑的早晨,估计温度只有几度,随着天色亮起来,温度还在上升。
我仔细听听,没有人声。另一队的队员不知道在哪里扎营了。教练组那边也没有声音。今天好安静,不再有头一天在庙金山相约看日出的热闹。
![]()
晨雾在石头间和山头缭绕着,有时浓,有时淡。人走进雾里,身边的雾就散了。我快走几步扑进雾里,雾更快速地流动起来。明明看得到的雾,伸手一抓,手里净是空。在雾里多呆一会,它又调皮地变成小水滴落在头发上,衣服外面粘住我。
晨雾这东西像感情一样,看到了却抓不住,无所在,又无所不在。对待晨雾和感情,别太用力,别太远离,它们就如影随形地跟在身边了。
我爬过很多山顶,没见到像狗子脑这样布满圆滚滚的石头的。我立在几块巨石下,看来看去,居然把中间的石头看成了宫崎骏的动画片《千与千寻》里的无脸男。右侧倒地的石头像救了千寻又被千寻救的白龙。左侧探头探脑的是煤炭精灵。
![]()
无脸男像是人类身上不被接纳的邪恶的黑暗的阴影,充满破坏又是巨大的能量,但它又是阴阳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当它越不被接纳,它的破坏力量就越大。
我走到巨石下继续抬头观看,突然又觉得立了亿万年的它们可能立得不稳,随时会倒下来砸中最多活百岁的我。我被自己吓一跳,赶紧逃了。
向巨石的周围看出去,教练所在的方向了无人迹,远处的山峰线条若隐若现,再往远处除了雾气啥也看不见,灰蒙蒙一片真干净。
穿过巨石间的缝隙,我找到无人处,捡树枝在地上挖个坑,痛痛快快办了一件大事。
往回走时,我看到一片石松,这个家伙可是名贵中药材,可以舒筋活络,所以它还叫伸筋草。
![]()
石头缝还长着地棯(读婶),紫绿色自然过渡的叶子像小耳朵一样,开着粉色小花,花瓣开始枯萎,黄色花蕊倔强地保持着挺立的姿势。
另一丛草猛一看像车前子,可是仔细辩认它的叶片只有一根主脉,不像车前子的叶片有几条弧形脉从叶基通向叶尖。形色软件识别的结果,说它叫五岭龙胆草。叶形如龙葵,根苦如胆,故叫龙胆。我摘一片老叶子嚼嚼,味微苦涩。但我舍不得拔了根来尝。能在1800多米的高山上生长这么久,是它的造化,我无权剥夺人家及后代子孙的生命。据说龙胆的花呈蓝紫色,很美,我更怜惜它了。
能细致地欣赏花草,我知道自己恢复得很好,今天会是愉快的一天。回到帐篷前,他们还没有起来,我坐下开始过滤夜里接的雨水。教练教的过滤水的方法,最好放点木炭。我看看昨天的篝火堆,木炭被雨浇散了。我就用面巾纸放在剪下来的一截瓶口上,一滴滴过滤。
![]()
在庙金山做晚饭时,阿盛过滤的水,文道煎的牛排,大渔点火,文道切肉,栗子准备餐具,都干活了。我在旁边看着等吃,觉得他们既找水,背上山,还过滤水,给全组人做饭,真了不起。饭后我帮忙洗刷、打扫,收拾了场地。
过滤水的时候,我感受到了阿盛能耐心过滤水的源头:为别人做事,很开心啊!
在我开始干活的时候,伙伴们陆续起来,找活干了。
![]()
把湿树枝点燃的大渔天幕顶上还有一汪水,在微风吹动下,晃啊晃。我留着那汪水,想等过滤好水后,把水煮开给大家灌进水杯,留着路上喝,腾出空锅再去接它。结果,一阵风有点急,猛地吹了几下,把那汪水给吹泄了下来。好可惜啊!不过,接到的水足够做早饭用了,老天告诉我不能贪心。
![]()
我先烧点开水,把剩余的姜糖膏冲泡上,让起床的伙伴们喝几口暖暖身子。然后把大米和红枣放在水里煮。栗子、大渔和阿盛帮忙点火,找食材。当他们拿出红枣的时候,我非常感慨,居然有人细心想到带这个滋补的家伙。
昨晚的火堆被水浸泡了,剩下的半截木头也湿透了。大渔拨弄几下湿柴火,居然找些纸来引火,要点燃湿柴火。我笑话他湿成那样的木头,啥时候能点着呢。大渔淡定地说,一会就点着了。果然,一会儿工夫,湿木头在火苗的烘烤中,慢慢变干,冒烟,燃烧起来了。
![]()
想踩断树枝的可爱栗子栗子跑去找更多的柴火。一根树枝有点长,她踩着想折断它,竟然踩不断。文道也过来了,他也使劲踩,居然也踩不断,那截树枝非常有弹性。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树枝打败,踮着被震痛的脚走回来,我们笑翻了。
我们还采一些新鲜的松枝来烧,被阿斐看到,一顿好骂。我理解他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,对自然的尊重,对天道的遵守。常在野外生活的人,懂得爱护自然,自然才会呵护我们的生命。
![]()
我看着大米、大枣与水慢慢煮成粘稠的粥,不时搅拌几下防止糊底。我从来没有如此安心地、专注地煮过一锅粥,没有享受过全然投入地煮一锅粥的满足。
以前,或者把米和水放在火上煮,同时心急火燎地炒菜、洗刷等,结果粥溢满了灶,或者烧糊了,很难有刚刚好的时候。放在电饭煲里煮粥,不会溢也不会糊,但汤是汤、米是米,没有小火慢炖的滑润可口。第一次,我感觉煮的不是粥,而是我的心意,是我对食物、对万物的虔敬。
煮好粥,等待队友聚齐吃的工夫,我把收集到的宝贝拿出来欣赏。阿盛和威尔捡的鸟毛,文道和煎蛋赠给我的护身符,二胖送的野果子,我采摘的灵芝,挑拣的小石头,每一件都有自然和人情的美好。
![]()
我们点燃新鲜松枝被教练骂了这是此行最后一顿野炊,我们把全部食材都拿出来做饭,面,火腿肠,牛肉等。粥配着榨菜丝、豇豆吃,人间美味是清欢。
阿盛,大渔,栗子,文道和我吃完早餐,煎蛋还没有起来。他昨晚找另一组小伙伴拼了帐篷住。我们把他的饭放在锅里留好,又担心粥凉,想喊他回来吃饭,手机要么没电,要么没信号。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他。
在海拔1800多米的狗子脑顶峰,我体会到惦念一个人如此温暖而和乐。
![]()
按照头一天上午10点拔营的点,我预感今天拔营也不会太早,就钻进被窝眯一会儿,继续养精蓄锐。栗子也钻进帐篷,坐在被窝里,看地图找今天要徒步的线路。阿盛、大渔和文道围着火堆,聊今天要走的路。
不一会儿,煎蛋回来吃饭。来自五湖四海的六个人有说有笑,和和美美,有集体力量的温暖和家人般的亲昵在我们之间升腾。
老卢,一个因热爱中国热爱自然留在中国的德国留学生
另一组的伙伴们,打好行装来找我们。放下背包,他们爬到巨石上去玩,唱歌,打闹。我们也开始收拾东西。我把随身用的东西,吃的喝的,放自己包里,其他东西依然由他们帮我背着。
最后检查露营地,把所有垃圾全带走,熄灭火堆,打散灰烬,尽量恢复我们来时的原貌。
依然没有教练催促该做什么了,也没被提前告知某个时间段的任务,该做的事情都自然而然发生了。
![]()
大渔和栗子在收拾火堆在这次训练营开始前,教练组发给我们电子版读物《发现内在的自然》。书里很多理念,让我共鸣:
自然教育,指自然在教育。人进入自然,有感受,有行动,有内化,有决定,这就是教育的过程。
每个进入自然的人,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适应自然,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律。
大自然提供人类成长需要的一切东西,包括知识,包括技能。人类撷取所需的能力本自具足,去大自然就对了。
不带预设、想象和价值判断的进入大自然,全情地去感受、经历和体验,并在真实的行动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力量。
提出这些观念的人主要是老卢,一个因热爱中国热爱自然留在中国的德国留学生。他吸引来观点契合的人:贝壳、威尔、阿斐,还有几位年轻教练,他们成立了贝壳探索营、归属自然。他们带着一小众人,在高山草原沙漠海洋之间,在天地之间遨游。相信每一个曾经跟随他们,被自然洗礼过的孩子及成人的生活和思想,一定比之前更加精彩和丰富。
这也是我做自然教育的理念:
带着更多孩子,更多成人,回归自然,在与自然和队友的碰撞中,找回自己的感觉,找回自己的内在动力,找回自己适应社会和他人的节奏及韵律,让被世俗所累的心重新活过来,享受人生体验,创造生命的意义。
看到威尔背着大包走过来,我猜测距离出发时间不远了。估计阿斐早出去看路线、看大部队的情况了,大雄飞出去拍照了。
我和威尔聊天。他说昨天晚上收到老卢的短信:
我看到了一个很老的传说,就想到了自然活动的三个要点:
1穿越外在的高和低就更容易穿越内在的苦难。
2 希望得到什么对待就同样对待别人。
3 把自己从想象解放出来就能获得人生乐趣。
读这三句话,我很有感受。
“穿越外在的高和低,就更容易穿越内在的苦难。”就像我头一天爬狗子脑,通过外在的艰难攀爬,让我看到自己内在“对外面声音敏感,容易自我批判”的苦难。我陷在原来的模式里要拼命证明自己行时,威尔像镜子一样让我看到我确实行,给我力量,助我穿越了内在的苦难。有力量穿越外在,就有力量穿越内在。
“希望得到什么对待就同样对待别人。”在这个训练营里,我希望别人善待我,对我友好,愿意帮助我,向我打开,我先对别人这么做了,而且真心诚意地自然而然地做。所以,我也得到了他们的善待,友好,不遗余力地帮助。
“把自己从想象解放出来就能获得人生乐趣。”从天马行空的想象里跳出来,回到身体与实物碰撞的感受,回到心里涌现的情绪,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人生乐趣。比如我看着煮一锅粥的踏实,我追逐雾的欢乐,被伙伴轮流帮助的感动,甚至爬山的疲累也是一种人生乐趣。
自然和社会、别人、自己,我们在三者之间穿行,体验外在与内在相互激荡和安抚。这样的体验,让生命更有趣味和活力。所以当我们觉得生活太苦太累时,要经常回到自然,汲取继续前行的能量。
如果你想多了解老卢,一个热爱自然如生命的人,想多了解他们一起创办的贝壳探索营、归属自然,想参加他们的活动,可以点击这个链接:
https://roll.sohu.com/a/613692433_121123529下山喽
散落在各处的队员,开始往一块集中。体力好的男生早已爬上巨石,一首接一首唱歌,都是伴随几代人长大的经典老歌。他们的青春活力让人羡慕,他们心灵的包容让人惊叹,老歌的生命力让人感慨。
乐儿也想爬上巨石和他们一起玩,四处找可落脚的地方,估计很难爬上去。然而,乐儿的童心被我尽收眼底。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说:精神成长不是老于世故,而是永葆童心。我们这一群人,都有童心。
![]()
我找到队友,我们一起站在高山之巅,呼吸着新鲜空气,欣赏群峰在云雾间时出时没地舞蹈。嬉闹吧,合影吧,欢呼吧。此时我在心底唱起汪峰的歌曲《灿烂的你》:
习惯了逃避的那些日子吗
你在取悦带你入黑暗的人
那所有暗流的泪水换来的
只是荒谬世界的一丝不屑
奋不顾身吧 跃入深渊吧
苟延残喘才明白光明的意义
那卑微的闪亮的无畏的
才是真正灿烂的你
噢 灿烂的你
从没舍身忘死地飞翔过
所以你不知道你还有翅膀
你知道你最不该屈服的
就是这世间所有的苦难
义无反顾吧 粉身碎骨吧
伤痕累累才能够顶天的重生
那渺小的坚强的怒放的
才是真正灿烂的你
噢 灿烂的你
你不是讨厌恐惧吗
你不是厌倦顺从吗
从现在起彻底抛弃吧
你那从不犯错的生活
奋不顾身吧 跃入深渊吧
奄奄一息才明白光明的意义
那卑微的闪亮的无畏的
才是真正灿烂的你
噢 灿烂的你
义无反顾吧 粉身碎骨吧
伤痕累累才能够顶天的重生
那渺小的坚强的无畏的
才是真正闪耀的你
噢 灿烂的你
站在山顶云端,我觉得自己渺小、坚强、无畏、闪耀、灿烂。我很喜欢这样的自己。
![]()
阿斐带我们活动身体。我们认真地做,避免在高强度、长时间的徒步中损伤身体。
之后,阿辉又开始找威尔摔跤。我之前以为阿辉把威尔投射成父亲的形象,威尔耐心地给予他包容的爱。但和威尔聊过后,发现情况并非如此。阿辉有时候也不找威尔摔跤,威尔想安静时也会拒绝摔跤,有时威尔也会主动找阿辉摔跤。他们都喜欢时,才会摔跤。在威尔眼里,这只是伙伴之间的有边界有趣味的玩闹。
听到威尔的反馈,我有些震惊,意识到我看到的世界,是被我的眼睛过滤的世界,不是它原本真实的样子。每个人心里,都有一个真实的世界的样子。同一个世界,在不同人眼里千差万别。这事给我的启发是,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,还要学会借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,多借几双慧眼,这样的视角才更客观,有利于人际交往。
下山前,我们在狗子脑最高峰的巨石前,合影留念。
![]()
休整一夜,精神抖擞的我首当其冲,竟然走在队伍最前面。我没看徒步轨迹,也没有看地图,前面还没有队友,这条路是下山的路吗?有人喊,对对,往下走,走走就知道了。
于是我带着队伍往下走,结果居然走到一处断崖边。我不死心,再往下看看,几乎是90度的悬崖。我把天马行空的幻想打开了,难道我们今天要玩崖降吗?给我指路的队友哈哈大笑,我才知道自己被耍了。队伍原地转身往回走。我忽然看到一丛杜鹃枝头的花朵和花蕾冲着我笑,觉得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玩笑。
![]()
杜鹃下山的路,大多沿着连绵群山的山脊走,植物从草皮到矮灌木丛,到小树林,到高大山杂木,再到擎天竹林,一路有明显的变化。
登山杖经常被用来拨开路边缠脚的杂草。背过身倒着走,巨大的背包可以挤开把道路封起来的树杈。人和背包过去了,横着挂在背包上的帐篷或者地垫被卡在两棵树中间是常有的事。如果没有好心的队友帮一把,只有倒回来绕过树走。
如果迷路了,也不用着急,耐心寻找一下总能看到前人留下的路标。路标物无奇不有:写着字的布条,矿泉水瓶子,用树枝、石头做成或者画出来的箭头,拖鞋,地垫,衣服,雨衣,塑料袋。我还见到一双徒步鞋,估计是多余的鞋子,主人背不动了,丢下减负。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醒目,抬头一看,就知道往哪走了。
![]()
如果找不到路标,也没事,听听队友的声音也能辨出方向。再不行就大声喊吧,听着在群山之间回荡的求救声,也很好玩。
最初一段路我走得生龙活虎,完全没有前一天的奄奄一息。然而,遇到上坡路时,我依然喘得只剩下一口气儿。阿斐只要听到我粗重短促的喘气,就来一句:你就是见坡死!
伙伴们已经习惯我这样的速度,没有人催促我了,愿意等我的就陪在我身边,想快走的就赶到前头。我的状态好很多,累了就慢一些,但和前面的人差距不太远。下山的队形,没有分成两队人马,大家穿插在一起了。
尤其是二胖几乎跑得不见人。说在前面找路,结果我们总和他走成两条路。不知道他找到的路,都告诉了谁。后来他找到了我,借充电宝给手机充电。再一次见到我,他大声感谢我:梅朵,谢谢你的充电宝,让我有了轨迹,下山更顺利愉快了!这种回馈,让我特别享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和价值感。
![]()
在山路起伏之间,我找到补充能量的规律,在下坡舒服时赶紧吃东西,上坡时才有力气,上坡喘息太厉害,吃喝都不行了。记得第一天到达庙金山时,威尔教练说他的口粮已经吃了四成。不知道剩下这两天,他是怎么度过来的。
我吃得很节约,带的东西也充分,路上他们还分给我很多吃的,我的口粮剩余很多。在一次两组人员集合休息时,二胖看到我腰包里露出来的士力架,提醒我保管好,别掉了。我想起也许他们需要吃的,就把背包里另一袋吃的拿出来分享。他们蜂拥到我身边要吃的,我开心极了,有种被需要的幸福。
我们抄近路穿过一片树林,下到谷底的沼泽地里。我小心地走在山体边上,防止陷到泥潭里。大家互相提醒着哪儿泥土稀软,要避开。
在水边,我看到一根树桩,造型像一只飞翔的龙或马。我看了几眼,眼睛移开又转回,脚步走不动,于是我转身拾起来,带在身上。如今,它就安静地卧在我爱车的操作台上,随时把我带回某一段美好的徒步经历里。
![]()
山峰走在我身后,看我状态挺好,开始提问。你眼中的自然教育是什么?自然是什么?你做自然教育最大的感触是什么?你的课程有什么特色?诸如此类的问题,我会认真地回答。给同样热爱自然的同行奉上自己的经验和收获,给别人一点点灵光,这是我们都喜欢做的事。这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对话。
能坚持呆在自然教育里的人,一定出于热爱,葆有情怀,对自然、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理解。
下山对于栗子来说是苦差事,只听她说:累死了,老娘我不想下山!想起上山的痛苦,我接着说:老娘我不想上山!木峰接着说:小弟我不想上山,也不想下山!说完我们哈哈大笑。
每一个徒步的人,在徒步中都有可能对徒步恨之入骨,可是一有机会走出去,马上忘掉一切苦恼,开始兴奋地收拾行李。
心理学家黄仕明说:痛苦的尽头不是痛苦,那是灵性发芽的地方。在大自然和生活里,带着体验和思考,每次体力和心力被压榨到极限,都会有涅槃重生的自我突破。一次一次突破,看待人生的视角会更加广阔和深刻,让人内心更安静,对外更和谐。
从1800多米下降到700多米时,我们走进竹林。竹林是人类的好朋友,我知道距离终点不远了。竹子冲天而立,笔直粗壮茂盛,阴影浓密。竹林里有大大小小的坑,是老乡挖走竹笋留下的。只希望他们别把新竹笋挖绝种。
![]()
我用手心触摸新竹嫩绿的皮,光滑微凉,舒适亲切。我猜想竹子被我触摸的感觉是怎么样呢?这种体验,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,想象不出来,描述不尽。
我们在竹林里停留一会,寻找下山的路。下起小雨,勤快的人不时翻看地图和轨迹,令人有不祥的预感。我说:我只愿意沿着竹林走,打死不再爬山!然而,队伍顺着溪流在竹林里走一会儿,还是越过溪流,开始往上爬了。我悲催地跟在后面,一步也不敢落下。
艰难地爬一阵子,我们又攀上一个小山顶。下山的路有两条,一条是盘山小道,一条从山顶直接切到山脚。前面的人可能走了盘山路,我们犹豫一下,决定从山顶直接下山。山上有树木竹竿可以抓握,可以挡脚,虽然坡度陡峭,但下山没那么危险。
栗子苦恼极了,这么陡的山坡对她是考验。可是慢慢来吧,总归要下山。我小心地一步步往下走,避免踩空滚落。
我下到一条人类脚印车辙动物脚印清晰的公路上,看到农田,菜园,村庄,听到鸡鸣狗叫,长出一口气,终于到了人间烟火处了。此次徒步之行,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。
穿过小村庄的房屋、柴堆,我和陌生的老乡打招呼,仿佛从天上下到人间,看一切都那么新奇可爱。
接我们的几部车已经等候多时。车子载上我们,穿越海拔700多米的山间浓雾,一路回到了训练基地培田古村。
![]()
福建培田古村村口 古牌坊![]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