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高温下的坚守:城市守护者的 "烤" 验与担当
环卫工人:用汗水擦亮城市容颜
凌晨四点的街道,晨曦尚未穿透云层,环卫工人已握着扫帚开启了一天的忙碌。高温炙烤下的路面温度常突破 50℃,脚踩在柏油路上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浪,他们却始终穿着长袖工作服、戴着遮阳帽,在蒸腾的热气中清扫街角巷陌。
"天越热,垃圾腐烂得越快,哪怕多耽搁一会儿,味道就蹿得老远。" 从事环卫工作 20 余年的阜阳市劳动模范李大敏擦着额角的汗珠说,她每天要喝掉 5 瓶以上的水,藏青色的工作服湿了又干,在后背凝结出一圈圈白色的盐渍,"这都是常事,只要街道干净,心里就踏实。"
为保障高温作业安全,各区环卫部门已及时调整作业时段,避开正午 12 点至下午 3 点的酷暑时段,并为一线工人配齐藿香正气水、风油精等防暑药品,以及遮阳伞、绿豆汤等清凉物资,用细致关怀为劳动者撑起 "遮阳伞"。
园林工人:为城市 "添绿" 护生机
烈日当空时,园林工人们的身影仍活跃在公园绿地间。高温天气里,植物蒸腾作用加剧,既是生长关键期,也是病虫害高发期,园林养护进入 "攻坚时刻"。他们背着数十斤重的绿篱机在绿化带间穿梭,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,砸在滚烫的土地上瞬间蒸发。
"早上五点就得来浇水,那会儿气温低,水能多留住些。" 一位正在给月季修剪枝叶的师傅抹了把汗,袖口蹭过脸颊,留下一道灰痕,"中午太阳毒,就集中做修剪、施肥的活,再热也得盯着,这些花草就跟孩子似的,得精心照料。"
园林部门通过推行 "早晚作业、午间休整" 的错峰模式,搭配大型洒水车、智能灌溉系统等机械化设备提升效率,同时持续为工人发放冰镇矿泉水、清凉油等防暑用品,让绿色守护者在高温中感受到清凉关怀。
市政抢修人员:烈日下守护 "城市血脉"
地下管网、路面设施在高温炙烤下更易 "闹脾气"。市政抢修人员 24 小时坚守岗位,手机从不离身,确保接到报修电话后,无论地表温度多高,都能第一时间奔赴现场。
在一处因高温导致的路面塌陷现场,抢修队员们顶着近 40℃的高温开挖作业,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,在工装前襟晕开大片深色痕迹。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,他们特意选择夜间施工,照明灯下,混凝土浇筑的火花与星光交相辉映,"多赶一小时,市民就能早一小时顺畅通行。"
这些高温下的坚守者,用黝黑的皮肤抵御烈日,用湿透的衣衫丈量责任。他们的身影或许平凡,却在滚烫的街道上、葱郁的绿地间、轰鸣的抢修现场,勾勒出城市最动人的轮廓。这份在 "烤" 验中淬炼的担当,值得每一个人的致敬与关怀 —— 或许是递上一瓶凉水,或许是一句轻声问候,都能让这份坚守多一份温暖的注脚。
来源:阜阳市城管局
实习编辑:吕淑姣、方文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