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乐修系列报道之126:走过古昭关,从此人生无难关
古昭关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县城以北7.5公里处,是春秋时期吴楚两国的交界关隘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 - 历史背景:古昭关建制年代不详,南朝宋、梁、齐、陈兵马进攻寿阳,多次屯兵昭关;南宋时宋将张浚在此依山筑城以御金兵,多次发生战斗;宋代名将刘琦曾驻军昭关,在此占据地利击退金兵。 - 历史故事:伍子胥过昭关是古昭关最著名的传说。楚平王听信谗言,杀害伍子胥父兄,伍子胥决心投奔吴国借兵覆楚。他逃至昭关时,关口戒备森严,挂着他的画像悬赏缉拿。幸遇东皋公将他隐藏在家中,一连七天,伍子胥心急如焚,一夜急白须发。东皋公请来貌似伍子胥的好友皇甫讷,让皇甫讷先到关口引兵捉拿,造成混乱,伍子胥则趁机蒙混过关。- 地理环境:古昭关东有马山、西有城山,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,连绵几十里,怪石峥嵘,地势险要。 相传古时山四周均为湖泽,唯有昭关一途可通,形成一道天然屏障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- 相关建筑- 伍相祠: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(1163年),用以记述伍子胥史迹。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和州州守郭继芳重修,万历三十三年扩建。近代旧祠在解放前遭战火毁坏,1993年有关部门将其葺修一新,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五开间的仿古建筑。- 烽火台和回马亭:昭关两侧山巅处,分别有一处烽火台和回马亭遗址,是古代用于传递信号和军事防御的设施。- 题字石刻:关南正面书有“昭关”二字,关北门有“吴头楚尾”四字,皆为名家所书,无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历史沧桑。- 现状与意义:古昭关遗址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古昭关和褒禅山两大景观组成了国家4A级风景区——褒禅山风景区。连接古昭关和华阳洞的伍子胥古道,既是历史人文古道,又是天然健身绿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