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政挺大户,先富带后富!
为阜阳发展建言:
做强二产,带动一产,推动三产
阜阳,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、地广!
人多有红利,一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,二可务工把外地的钱赚到阜阳;
地广有产量,1517.72万亩总面积,861万亩耕地,成就了百亿粮仓美名。
发挥优势,肯定要比打造优势成本低,而且见效快。
剔除疫情影响,用
2019年的数据说话:全市GDP2705.0亿元,其中,一产350.4亿元,二产1033.2亿元,三产1321.3亿元。
一生二,二促三,一二相加依然超过第三产,三产中,又有部分数据来自于一二产的延伸贡献。
所以说,阜阳的基础还在第一产,还是妥妥的农业城市,认清这一点,才是最大的务实,务实才能发展好。发展好了,才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,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。
上海搞金融,滁州做后花园,那么我们就不要和他们争,争肯定也争不过,不去对标他们,而是对接他们,也不要学习他们,我们就重点在加速一体化上下功夫,踏踏实实的做他们的“衣食父母”,走具有阜阳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!
861万亩耕地,两季种植就是1700万亩,四季收割就能超过3400万亩,也就是说,一产GDP还是有翻倍空间的。
![]()
忍住别笑,这不是天方夜谭。
温室大棚,蔬菜种植周期,许多品类只需几天十几天,畜牧养殖,禽类只需要几十天。一年做十个八个周期的农业项目,比比皆是。
一产种养林牧,二产是指利用基本的生产物资材料进行加工并销 售。
那么,如果我们能把二产做大做强,是否就能直接带动一产规模发展,从而推动三产稳健发展呢?
举个例子:
金种子这样的大型企业,把白酒做好,就需要大量的用到大麦、小麦、高粱、稻谷等农作物,如果通过政策引导、扶持,就可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,大面积的推动相应农产品种植。
转换一下思路,假设我们先成立一家高粱收储平台企业,首先和金种子,包含饲料加工、面粉厂、原粮精加工企业需求大户签定原粮收购协议,然后向乡镇、村级政府或企业或分公司派发种植订单,农民或农场就没有销售的后顾之忧,售粮赚了钱的农民,就能更信赖自己曾作出过贡献的白酒品牌,进而产生消费,形成小范围经济发展的内循环。
退一步讲,金种子这样的上市企业,打造规模巨大的原粮生产基地,对其建立品牌信任和粘性本身也是一种有效宣传。
再退一步,即使承包100万亩的种植面积,一亩地一年补贴100元,也只是一个亿。这一个亿的补贴,或者叫亏损,却能换来1000万,甚至1亿人口的信任,并产生大量的消费群体。
更何况,收购环节的亏损,是可以通过加工或销售环节的盈利来填补的。
用不完的,就初加工,深加工,再不济就外调,卖掉嘛。
同理,我们还可以做大做强其它谷物、禽类、水产、林业、蔬菜等各种初级农产品收储集团平台,市级总公司,县级分公司,通过行业延伸,做好销售、调度、深加工以及附属产业延伸发展。
拧成一股绳的规模发展,才更有实力抗击风险,抵御竞争,也更容易出效益。一大意,还真能再做几个上市公司出来。
做企业,都需要第一桶金。做产业,更需要领头人。但是领头人,不一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,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布局。
受疫情影响,民间资本这两年是举步维艰。
如果财政能通过投资、控股等方式,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,则可事半功倍,加速见效。
一是精选行业中的精英人才,二是谋划好企业发展方向及目标,三是确定试点品类,制定出可行性强的执行细则,通过财政挺大户的产业启动方式,拉开美好开始的序幕。
试点成功了,就可以通过总结、借鉴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得失,通过帮扶、再投资、人才互调等方式,实现先富带后富,
进而实现做强二产,带动一产,推动三产之目的,加快阜阳高质量而且高效率发展。
(杨朕/文)
识别上方二维码报名
长按二维码,了解更多“金点子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