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阜阳身边事] 全球之最,阜阳牵手“现代”:一场关于视野、思维与未来的洗礼
怀着“仰望星空”的憧憬与“脚踏实地”的求索,第三期阜阳企业家航天考察团走进了海南现代科技集团。几天的行程,与其说是一次考察,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企业发展范式、产业变革逻辑与战略思维高度的深度洗礼。归途在即,心潮难平,感触良多。
一、最大的冲击:是“视野”的重塑
我们曾习惯于在熟悉的赛道里竞速,在固有的模式中优化。而现代集团给我们上的第一课,是 “升维思考”。航天数据版块,投资超百亿,成功打造了海南省“十四五”和“智慧海南”的重点项目——文昌航天超算中心,并成功构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,建成4座地面基站,初步达成“全球航天数据落地文昌,文昌航天数据服务全球”的战略目标。乡村振兴版块,以万亩椰林为产业支撑,建设集农业种植、农业旅游、生态康养、文化产品为一体的全国最大乡村振兴•康养文旅服务产业聚集平台。
邢诒川主席从“数据破壁”展开,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卫星、超算、量子通信和AI模型构成的“数字平行世界”。在这个世界里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成本控制与渠道深耕,更是对数据资产的获取、解析与转化能力。当听到141颗卫星每十分钟扫描一遍地球,当看到亚米级分辨率影像如何精准服务于农业、林业、水利乃至国防时,我们深刻意识到:未来的商业战场,一半在车间田间,另一半,在浩瀚的星空与无形的数据流中。这种从“地面竞争”到“空天地一体”的视野拓展,是此行最宝贵的收获。
二、最深的启发:是“逻辑”的重构
现代集团的强大,不在于它有多少板块,而在于它用“链式思维”将这些板块串联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闭环。因为强大,集团创始人、董事局主席邢诒川,无论任何时候,都风轻云淡,自信从容。
从“文昌超算一号”卫星发射,到文昌地面的数据接收站,再到国家级超算中心的百亿亿次算力,最后到我们看到的农业监测、船舶识别、河湖管理等数十个应用系统——这是一个完整的“技术-数据-应用-价值”的闭环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产业创新,不是点的突破,而是链的协同与生态的构建。
我们阜阳企业,无论是农业、制造业还是服务业,都必须思考如何从产业链的“一个点”,努力延伸为“一条线”,乃至融入“一张网”。
三、最真的感悟:是“接口”的发现
面对现代集团这样的“巨舰”,我们阜阳企业并非只能仰望。恰恰相反,此次考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精准嵌入其战略体系的“接口”。
我们找到了“农业的接口”:我们的万亩良田,正是航天遥感数据最佳的“应用场景”和“价值试验田”。共建“智慧农业数据云”,能让我们的农产品更安全、更优质、更“有故事”。
我们找到了“工业的接口”:我们的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对工业互联网、AI质检、供应链优化的迫切需求,正是文昌超算中心算力与服务最佳的“用武之地”。
我们找到了“文化的接口”:我们厚重的阜阳文化,可以通过现代集团的NFT和元宇宙平台,焕发新的生机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我们明白了,合作不是求来的,是基于优势互补的共赢。海南有政策、技术与数据的高地,阜阳有广阔的应用市场、坚实的产业基础与迫切的发展需求。
我们之间,是天然的“战略合伙人”。
四、从“认知破壁”到“行动破局”
本次考察,我们“仰望”了现代集团的星空——其宏大的战略视野与前沿的科技布局。但真正的价值,在于我们如何将这片星空的星光,转化为照亮阜阳企业前路的灯塔。关键在于 “脚踏实地” 的行动。让我们以构建“企业共同体”为纲,以具体的合作接口为目,纲举目张,共同推动阜阳产业经济实现一次深刻的 “数据驱动” 和 “战略升维” ,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赢得属于我们的一席之地。
感谢这次考察,它像一束光,照亮了我们前路更多的可能性。
我们不再只是阜阳的企业,我们是面对数字经济浪潮、立志与海南自贸港同频共振的中国企业。让我们把“数据破壁”的理念带回阜阳,把“链式思维”融入产业,把合作的桥梁搭建坚实。
此行结束,正是我们阜阳企业新征途的开始。从我做起,启动“认知革命”。建议一至三期考察的70多位企业家,各自在企业内部召开战略研讨会,重新审视我们的业务与数据的关系,寻找数字化转型的切入口,把考察的“震撼”转化为团队的“共识”。
抱团发展,构筑“阜阳力量”。我们应积极响应并参与到“阜阳-海南现代集团产业协同发展联盟”的建设中,与三期考察同仁一道,信息互通、资源互享、优势互补。只有抱团,我们才能拥有与顶级平台对话的底气和分量。
“星空”已为我们指引方向,“大地”正待我们奋楫笃行。
让我们携手并肩,共同谱写阜阳企业高质量发发展的乐章!(星辰)













游客